服务热线
020-123456789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蒋慧 记者任震宇)快递员派件途中违反交通规则,快递快递致他人损伤。公司被侵权人起诉快递公司和快递员,员签要求两方承担赔偿责任。交通快递公司以与快递员签订交通事故三七分责协议为由,事故主张其仅承担损失的分责法院30%责任。法院判决该协议属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内部约定,协议效力不具对外效力,判决判决由用人单位快递公司赔偿全部损失。对外
案情经过:
张某是不具某快递公司的快递员,2019年11月,快递快递张某在派送快递的公司途中,在单行路上逆向行驶,员签与骑电动自行车的交通薛某迎面相撞,造成薛某摔倒受伤,事故车辆亦遭到损坏。经检查,薛某左腿骨折,需要住院治疗。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定,张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薛某无责任。经司法鉴定,薛某构成十级伤残。
经计算,在本次事故中薛某的各项损失共计34万余元,除去快递公司和快递员张某先行垫付的6万元,对剩余28万余元费用的负担,各方产生了争议。薛某认为,快递员张某违反交通规则,直接造成薛某身体受伤、财物损失,其应负主要责任。而某快递公司是张某的用人单位,其亦应对张某执行工作任务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后果承担责任。协商未果后,薛某将某快递公司和快递员张某一并诉至法院,要求两方共同赔偿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等各项费用共计28万余元。
某快递公司提出,与包括张某在内的所有快递员在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亦签订了交通事故责任分担协议书。根据该协议书约定,快递员因在执行工作任务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如涉及快递公司承担赔偿责任时,快递公司只承担30%的赔偿责任,由快递员自行承担剩余70%的赔偿责任。基于上述协议,某快递公司认为,对于本次事故产生的28万余元费用,快递公司只须承担30%,即8万余元的费用。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经计算,薛某的各项损失共计34万余元,快递公司已垫付医药费4万余元,快递员已垫付医药费2万余元,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快递公司还应赔偿剩余的各项损失共计28万余元。因薛某不认可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责任分担协议的内容及与本案的关联性,快递公司认为其仅应承担30%赔偿责任的抗辩意见一审法院不予采信。一审法院最终判决快递公司赔偿薛某各项损失共计28万余元。
某快递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虽然快递公司与快递员之间签订了关于交通事故责任分担的协议书,且协议书明确约定交通事故责任“三七开”,但是,该约定属于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的内部约定,仅对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具有法律约束力,并不当然对第三人薛某产生效力。而本案的法律关系是薛某要求快递公司和快递员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所以,协议书与本案的法律关系之间没有法律上的关联性。据此,一审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判决快递公司向薛某承担赔偿责任并无不当。至于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因签订交通事故责任分担协议引发的纠纷,可以另行解决。快递公司上诉称其仅承担30%的赔偿责任,缺乏法律依据,不予采信。最终,北京一中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企业内部担责协议不具备对外效力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胡保峰表示,《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快递员接收、运输、投递快递的工作,属于执行快递公司的工作任务,在此时间段内,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快递公司承担侵权责任,快递公司应当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先行赔偿受害人损失。
其次,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的协议一般不具有对外效力。一般而言,合同仅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不能对抗第三人。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的协议内容不能够拘束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即将生效的《民法典》对此也有明确规定,其第四百六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与《合同法》相比,增加了“仅”字,目的就是要突出合同的相对性原理。一般情况下,合同仅在签订合同的主体之间发生法律效力。
最后,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的协议内部效力问题。合同的效力问题,需要综合合同的主体、主体的意思表示、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格式条款等因素,予以综合评判,较为复杂。同时,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的协议引发的纠纷属于合同纠纷,与因交通事故引发的侵权责任纠纷不属于同一法律关系,所以,不适合在一个案件中合并处理,需要另行予以解决。如果协议有效,快递公司可以根据协议约定的比例向快递员追偿;如果协议无效,只有在快递员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时,快递公司才取得向快递员追偿的权利。
责任编辑:47业委会动用公共收益未公示被诉 法院一审认定业主享有知情权 上海拟设健身会员卡七天冷静期 办卡7天内未使用可退全款 山西公布十起典型违法广告案例 智慧监管便利百姓生活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创新互联网+市场监管 市场监管为聚餐经营“定向把关” 大连恢复群体性聚餐经营活动见闻 重庆公布8起典型违法案件 3起涉及出租车计价器作弊 电风扇暗藏伤人风险 部分产品未考虑保护儿童 新车刹车片竟装反 4S店有过错需担责 落实“六稳六保”•优化营商环境|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不打烊” 辽宁沈阳:保驾护航中高考餐饮安全 湖北:“双线发力”推进年报公示 山西公布十起典型违法广告案例 陕西:在重点领域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 当心补充协议架空合同 消协披露购房合同猫腻 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确保特种设备安全 银保监会:消费者将在车险综合改革中受益 山东市场监管部门对3•15晚会曝光问题迅速开展调查处置 大连两家问题加油站被责令限期整改 银保监会:消费者将在车险综合改革中受益 广西南宁出台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办法 让不良商家无处“遮羞” 陕西:在重点领域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 全省首批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登记证发放 广西南宁出台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办法 让不良商家无处“遮羞” 广东召开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申请使用技术审查启动仪式 银保监会:消费者将在车险综合改革中受益 扫黑除恶进行时|黑心美容院覆灭记 上海:微信公众号营销成为第三季度旅游投诉新焦点 大连两家问题加油站被责令限期整改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守在家门口的打工生活 垃圾短信轮番“狂轰滥炸”消费者“防范意识疲劳” 长三角联动执法 三省一市将协同查处跨省重大网络案件 扫黑除恶进行时|黑心美容院覆灭记 深圳大规模清理“特供”“专供”标识商品 系列报道:这些合同烦心事,《民法典》给你支招 山东召开2020年第二次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 辽宁沈阳:保驾护航中高考餐饮安全 北京石景山:开展云端连线骑手送关怀活动 25款儿童水彩笔、马克笔测评结果出炉 建议更新行业标准 放下锄头,却拨动命运的琴弦 社会诉求5044件 南京发布双节消费投诉分析 北京石景山:开展云端连线骑手送关怀活动 系列报道:这些合同烦心事,《民法典》给你支招 停产不停管!哈尔滨启动停产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检查 山东召开2020年第二次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 全国首例共享单车超区停放扣费案二审开庭 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确保特种设备安全 罚没款2亿余元!上海市场监管部门今年查处传销类案件8起 气囊展开时存安全隐患 本田召回1.6万余辆进口及国产汽车 红包打折套路多 现金不够消费贷 双11购物五大陷阱要当心 上海:微信公众号营销成为第三季度旅游投诉新焦点